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1280号
传真:021-54883445
邮箱:sales@sansitech.com
随着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,隧道设备系统间的协同控制成为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。近期,国内多个重点隧道项目实现照明系统与通风设备的智能联动,标志着隧道运维管理从单设备自动化迈向多系统协同化的新阶段。这种创新控制模式通过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,使两类关键设备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与环境参数自动协调运行,既提升了行车安全系数,又实现了能源使用的精准调控。
技术融合实现功能突破
联动控制系统主要体现三方面技术创新:在感知层部署多类型传感器网络,实时采集车流密度、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关键参数;在控制层构建自适应算法模型,动态生成最优的设备运行策略;在执行层采用标准化通信协议,确保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互操作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系统引入数字孪生技术,通过在虚拟空间模拟各种工况下的设备交互效果,为实际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仿真支持。
图片来源:银都路隧道/上海三思
综合效益显著提升
系统协同运行带来多重价值:安全方面,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的"照明-通风"组合模式,有效改善了隧道内的视觉环境和空气质量;能效方面,基于实时需求的设备功率调整,避免了传统固定模式下的能源浪费;管理方面,统一平台减少了人工干预频率,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。交通工程专家指出,这种系统间协同机制的建立,为未来隧道全面智能化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。
技术演进主要聚焦三个方向:深化人工智能在控制策略优化中的应用,扩展与消防、监控等更多系统的联动维度,提升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鲁棒性。随着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和产业链的成熟,这种协同控制模式有望成为长大隧道建设的标准配置,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。